每次大考過後,
考生們擔心的除了成績的問題外,也總是困惑著關於校系選擇的問題。
到底該「選校」還是「選系」?我自己又適合哪個科系?
如果沒有明確的興趣,那又該怎麼辦?
為了提供大家解決疑惑的方法,特地安排這次直播與大家分享。
一.應該選校還選系?
選校或選系其實因人而異,取決於目的以及個性不同。
但選校或選系兩者並不是完全獨立,不是選系就不管學校;同樣地也不是選校就不管系,倆者只是順序先後的問題。
例如:我認為自己應該選系,而且想選傳播科系。這之後,還是必須考量要選哪個學校的傳播科系來排出志願順序。
二.選校的優缺點
選校優點1:校名優勢,名聲好聽
學校的名聲對於目前的社會環境而言還是有差的,因此選擇一個較有光環的學校確實是有好處的。
選校優點2:學校資源多,師資好
在排名較佳的學校裡,通常會擁有較多的資源提供給學生來選擇及使用。
在授課的老師教授方面,排名較佳的國立大學確實也佔有優勢。這些因素會使得學生在學習上更如魚得水。
但近來私立學校在師資上的改善其實也是有所見。也並非只要是國立大學所能提供的資源以及師資就一定比私立學校好。
選校優點3:可把握校內轉系、輔系、雙主修機會
先選校後,雖然是以非自己第一志願的科系進入就讀,但仍舊可以靠著校內轉系、輔系、雙主修等等的管道來學習到原本最想進入的領域的知識。
要提醒的是,無論轉系、輔系、雙主修,大多都會有個先決條件是需要參考你在本系所(也就是你進入大學原先就讀的系所)的成績,
因此必須在該系的課業表現維持一定水準,才有機會掌握這些學習管道。
所以小編會建議,即使因為選校策略,一開始無法以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進入大學,也最好選擇相對之下比較有興趣的科系,來使自己能夠維持成績上的表現。
選校缺點1:唸的科系沒興趣
選校策略可能導致選擇較沒興趣的科目就讀,在學習上可能會影響學習效率,也可能會對後來想要輔系、雙主修或轉系造成影響。
選校缺點2:沒想過會堅持不住
在實際案例上,很多人原本以為會努力的維持成績,等待轉系機會來臨,但最後卻沒堅持住而喪失了機會。
所以要選擇選校,必須要有心理準備,咬著牙也要堅持下去!
三.選系的優缺點
選系優點1:學的東西我喜歡,學習效率一級棒
當選擇的學系是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就會自動自發的花費精神在學習上,學習的當下心情也會比較愉快,這時候學習效率就容易提升。
選系優點2:身邊都是同好,一起討論一同成長
選系之後,身邊通常會有很多喜歡相同事物的同學,這時候就會有更多的人可以一同探討議題,切磋意見,在他人陪伴下,可以有更多的成長。
選系缺點1:沒想過其實我不愛這個科系
很多人選系都是覺得自己很喜歡關於那個科系的相關事物,但往往對於該科系的瞭解只是透過系的名稱。
沒有認真地去探究。在進入之後才發現,原來真正學習的東西與自己興趣不同。
所以說,做更多的探索來看看是否真的喜歡特定的科系會是很重要的課題。
選系缺點2:學校資源不夠
因為選系策略,可能會進入資源相對不足的學校,而使學習上較為辛苦。可能要靠自己去尋求課外的學習資源,像是參與講座、論壇等等。
四.怎麼知道是否喜歡這個系
如果用「選系策略」填志願,最後卻發現系所學習內容與自己想的不一樣,那就太可惜了!所以瞭解自己是不是喜歡這個科系非!常!重!要!
可是該怎麼做呢?
可以透過一些管道先去了解系所的學習內容,但不是只有看課程名稱,也該了解課程內容。
(1)Clear App:找找相關課程的筆記,先來讀讀看!如果閱讀的過程是開心的,也許你就更適合該領域。如果覺得念的很痛苦,那就要再考慮看看囉!
(2) 漫步在大學、1111大學網:了解各科系課程設計,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
(3) 各校系網站:系所資源參考,有時候也可以看到一些該科系上課內容的講義。
(4) 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相關科系的學長姐分享,可以更瞭解該系所的學習狀況。
五.關於學校資源的多與少
大多的人對於學校資源有一個迷思:注重數量而忽略自己的需求。
就算學校提供了無數的資源,如果那些都不是你需要的,那對你而言等同於學校沒提供任何資源。
因此要想的是,你需要哪些資源,而學校是否有提供,這樣才是更實際的。
此外,有時候學校資源少,但系所資源會很多。當然也很可能學校資源多,但系所資源少。所以必須綜合去看才會更準確。
六.個性對於選校或選系的影響
在選擇選校或選系的策略時,個性也會造成影響。
較適合選校的人:
(1)目標尚不明確,不確定想學什麼。
(2)需要環境刺激,遇強則強的人。
較適合選系的人:
(1)興趣十分鮮明的人
(2)如果遇到不喜歡的事情,就完全不想碰的人
最後要提醒大家:無論選校或選系,興趣與熱情是非常重要的,
無論是你對特定學校的熱情或是對某個領域的興趣,都會成為你學習很重要的動力!
留言列表